首页

女王 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18:14:51 作者:“印绘东西”艺术作品展在浙江宁波启幕 见证中国—中东欧国家友谊新篇章 浏览量:87985

  民以食为天。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,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。

  2023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:“解决好吃饭问题、保障粮食安全,要树立大食物观,既向陆地要食物,也向海洋要食物,耕海牧渔,建设海上牧场、‘蓝色粮仓’。”

  今年3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:“坚持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,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。”

视频: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“要树立大食物观”来源:人民日报

  什么是大食物观?

  在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树立大食物观,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,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,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,保障肉类、蔬菜、水果、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,缺了哪样也不行。”

  在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作了进一步阐述:“解决吃饭问题,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,要把思路打开,树立大食物观。‘吃饭’不仅仅是消费粮食,肉蛋奶、果菜鱼、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。”

 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营养搭配。统计数据显示,全国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、9.8万吨油、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。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原粮消费量由1978年的近248公斤下降到2022年的约130公斤。

  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变化,满足人民群众从“吃得饱”到“吃得健康”的消费升级,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树立大食物观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食物观由来已久。

  “我在福建工作时,在山区干过,也在沿海干过。当时我就提出大食物观,肉、蛋、禽、奶、鱼、果、菌、茶……这些都是粮食啊。”“所以,我先后提出要建‘海上福州’和‘海上福建’。”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“要树立大农业、大食物观念”,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树立大食物观,发展设施农业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”,再到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“要树立大食物观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”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食物观的阐释不断丰富和发展,折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,指明下一步努力方向。

  大食物观,粮食是基础。

  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看得很重,“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”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饭碗主要装中国粮”“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,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”。

  经过艰苦努力,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,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。

  成绩来之不易,要继续巩固拓展,同时还要进一步“开源”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现在讲粮食安全,实际上是食物安全。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,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,树立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、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、要蛋白,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。”“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、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。”

  这意味着,大食物观里有“系统观念”:大食物观把粮食安全的边界拓展至食物安全,同时系统地指明了“大食物”的来源。

  向森林要食物。在黑龙江伊春市友好林业局看蓝莓产业园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发展林下经济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场,突出多种经营。”

 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。到广东东海岛上看海水养殖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提高我们国民的身体素质,把水产搞上去,把蛋白质搞上去很重要。”

 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。在江西于都县看大棚蔬菜,习近平总书记握着乡亲们的手说:“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。”

  …………

  从东北林海到黄土高原,从秦巴山区到乌蒙山区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“大食物”,为的是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足、更加丰富多样、营养健康的食物,为的是“增进民生福祉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”。

  对大食物保供,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:“今后农产品保供,既要保数量,也要保多样、保质量。”对食品安全,习近平总书记连用四个“最”:“用最严谨的标准、最严格的监管、最严厉的处罚、最严肃的问责,确保广大人民群众‘舌尖上的安全’。”

  新征程上,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随着大食物观落地生根,人们的餐桌更丰富、更健康。

  策划:田俊荣 刘晓鹏 杨学博 姜赟

  统筹:李翔 余荣华 曹磊

  文字:施芳 顾仲阳

  视频:方梓祎

  海报:王宇峰

  校检:朱利 吴玥

  来源:人民日报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王树国任福州市福耀高等研究院院长/福耀科技大学校长

形势纷繁复杂、任务艰巨繁重,但我们有理由自信,也应当自信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,我们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,也能开拓出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。事实上,在绿色低碳、数字技术等许多关乎人类发展未来的领域,中国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参与者、推动者、引领者。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,展现出现代化的新图景,必将对未来世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

陈克明:两岸交往将上升到融合发展状态

佩通坦表示,当前世界和地区乱象纷呈。中方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极具战略前瞻性,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加强团结与合作。中国是泰国的好朋友、好伙伴,泰方钦佩中国在脱贫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,期待以庆祝明年泰中建交50周年暨“泰中友谊金色50年”为契机,同中方加强高层往来,共同绘就泰中关系更加美好的下一个50年。泰方希望学习借鉴中方成功发展经验,持续推进泰中铁路等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,密切人文交流,深化传统友谊。愿同中方在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加强协作,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系。

文明的坐标丨候鸟栖息地守护候鸟迁飞

“‘智者大模型1.0’主要功能包括企业的智能画像、成果的智能化评价、供需的智能化匹配等。”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其聚焦于成果转化领域,汇聚全球技术资源,构建专业化知识数据底座,通过强化学习和微调训练深度开发成果转化大模型,在成果转化供给侧、需求侧、服务侧等场景应用效果具有独特优势。

全球地热领域首项行业标准发布 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

时隔六年,借第五届京西古香道文化国际交流暨“香圣黄庭坚”与香文化修水研讨会之机,日本神户大学讲师早川太基再次来到江西修水县双井村黄庭坚故里,寻黄庭坚遗风,早川太基在其墓前恭敬祭拜。

贵州省贵阳市政协原副主席梁显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

“我爱你,中国!”“祝祖国繁荣昌盛,国泰民安!”“亲爱的祖国,生日快乐!”“我愿以青春的名义,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。”活动现场,广大师生送上祝福、打卡留念,定格和国旗同框的激动瞬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